马丁Kordesch

Martin Kordesch, portrait
教授
Clippinger 137,雅典校区

最近的新闻

教育

物理学博士,1984年,凯斯西储大学(1978 -1984)

论文:“钝化铁膜的浮现电极研究:转换电子莫斯堡尔光谱和扩展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论文导师:Richard W. Hoffman(已故)。

物理学硕士,1980年,凯斯西储大学

物理学学士,1978年,芝加哥大学

专业协会

美国物理学会

美国真空学会

材料研究学会

美国显微镜学会

德国物理协会

目前研究方向

表面显微镜,非晶和晶体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阴极

专业背景

俄亥俄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

教授(1997-至今)

凝聚态物质和表面科学项目主任(1999-2003)

副教授(1993-1997)

助理教授(1989-1993)

海军研究办公室海军研究实验室

休假(2015 - 2016)

大学研究支持计划项目主任(1996-2001)

美国工程教育学会

杰出暑期研究员(2008)

国家纳米技术倡议

执行委员会(2006-2010)

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

客座科学家,(2006)

纽伦堡埃尔兰根大学

客座教授(2005)

极端的设备

科学顾问委员会(1998-2003)

俄亥俄材料网,MatNet

执行委员会(1996-1997)

表面科学进展,马德里,西班牙

特邀讲师(1995年9月)

贝西·弗里茨·哈伯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协会

客座科学家(1995年7月- 8月)

Fritz-Haber-Institute,柏林

专职科学家(1985-89)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员(1984-85)

凯斯西储大学

助教(1983)

电化学的社会

韦斯顿研究员(1982)

凯斯西储大学

研究员(1978-81)

专利

美国专利号:: 7,638,820联系方式.....半导体器件…续,2009年12月29日发布。

美国专利号:: 7,460,352…一种柔性介质薄膜及制造方法制造技术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日发布。

美国专利号:: 7132701薄碳化硅外延层的接触方法和由这些方法形成的半导体器件。二六年十一月七日

包含稀土或过渡金属元素的非晶氮化铝发射极的形成方法,M.E. Kordesch和H.H. Richardson。二四年二月十日

美国专利号:“非晶Al-Ga-N合金的带隙工程”,M.E. Kordesch, 2002年11月26日出版

选书章节和评论

14. “掺杂稀土和过渡金属的非晶态和纳米晶氮化物薄膜的阴极发光”,Muhammad Maqbool, Wojiech jadwiisienczak和Martin E. Kordesch, in阴极发光,Naoki yamamoto主编,InTech, Rijeka(2012)。

13. “同步辐射光电子显微镜”,Stefan Heun和M.E. Kordesch,载于《表面和胶体科学百科全书》,Arthur T Hubbard主编,Marcel Dekker, Inc.,纽约,2008。

12. “表面的光电子发射显微复制”,M.E. Kordesch,载于《表面与胶体科学百科》,Arthur T Hubbard主编,Marcel Dekker, Inc.,纽约,2002。书章第二版,2006年。

11. “用于现场实时表面研究的光电子发射显微镜和相关技术”,M.E. Kordesch,《薄膜的现场实时表征》第8章,O.Auciello和A. Krauss编辑,John Wiley and Sons, Inc。纽约,2001 (pp217-260)。本章

10. “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光谱学,应用”H. Conrad和M.E. Kordesch,《光谱学和光谱学百科全书》,J.C. Lindon主编,学术出版社,纽约,2000年。书章,第二版2008。

最近发表的期刊

141. 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2016)。

140. 张晓东,张晓东,张晓东,等。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掺铒氮化铝纳米颗粒的结构表征及x射线分析。无机材料学报,2016,37(9):998 - 9102(2016)。

139. 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等。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InSb纳米颗粒的应力应变分析,纳米材料学报,Vol . 16, 1-5(2016)。

138. 杨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a-BexZnyO的电导率和电导率研究,无机材料学报,2016,31-37(2016)。

137. J.M. Khoshman, A.A. Manda, Q.A. Drmosh, M.E. Kordesch,约旦硅砂薄膜的生长和光学特性,约旦物理学报,Vol . 8 No. 4 205-216(2015)。

136. 纳米掺铒氮化铝的制备与应用,材料工程学报,2000,26(6):557 - 557(2015)。

135. 陈建军,陈建军,陈建军,等。惰性气体缩合法制备InSb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纳米材料学报,(2015):1058 DOI: 10.1186/s11671-015-0966-4。

134.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

133. 张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纳米颗粒的广域均匀分布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15,34(6):1249 - 1249。

132. “ZnO薄膜的近红外光学常数和光偏振特性”,Khoshman, J., Manda, A., Kordesch, M. E., thin Solid films, 578(2015) 139-147。

131. “Ni浓度对非晶硅膜结晶和不同硅化镍相发展的影响”,A.R. Zanatta, D.C. Ingram, M.E. Kordesch,应用物理学报,第116卷,第12期,123508,2014。

130. “含铝非晶硅薄膜的结构光学性质及金属诱导结晶现象”,A.R. Zanatta, M.E. Kordesch,应用物理学报,第116卷,第7期,073511,2014。

129. “多晶氧化锌薄膜在宽波长范围内的光学常数的多振荡模型”,J.M. Khoshman, J.N. Hilfiker, N. Tabet, M.E. Kordesch,应用表面科学,卷:307页:558-565,2014。

128. “惰性气体缩合法制备掺铒氮化铝纳米颗粒的研究”,固体物理学报,11(3),483-486,2014。DOI: 10.1002 / pssc.201300487。

127. “ag掺杂GeSbTe合金快速结晶的原子起源:联合实验和理论研究”,B. Prasai, M. E. Kordesch, D. A. Drabold,和G. Chen,物理状态固体B 250, No. 9, 1785-1790 (2013) / DOI 10.1002/pssb.201349150。

126. “镍在原位掺杂非晶AlN薄膜中的铁磁性团簇和厚度依赖”,H. Tanaka, W.M. jadwisisienczak, S. Kaya, G.Chen, C. Wan, M.E. Kordesch,电子材料杂志,第42卷,第5页:844-848 DOI: 10.1007/s11664-013-2493-3。2013.

125. “钨酸盐在热离子阴极中的形成”,万聪尚,王晓东,王晓东,等。真空科学技术学报,2013,31(1)。

个人概要文件

Martin E. Kordesch, 1978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80年获得凯斯西储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得凯斯西储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早期工作是在腐蚀系统和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原位穆斯堡尔和EXAFS测量。1984年至1989年,他是德国柏林弗里茨哈伯研究所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员和研究员,在那里他利用振动光谱和基于同步加速器的光电子能谱研究氰化物的表面化学和氢的表面共振。

1989年加入俄亥俄大学,用发射显微镜对CVD金刚石生长进行原位观察。他目前的研究涉及低功函数表面、碳纳米片和纳米纹理表面的生长和表征。